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文 | 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

时光荏苒,日历又翻到了新的一年。在每年的年末或者年初,写下一篇“投资者需要注意的要点”,是我多年以来的习惯。这里,就让我们看一下,在2020年,投资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。

 

虚拟货币仍然是糟糕的投资

尽管虚拟货币在2019年的上半年展开了一波反弹,但是在下半年继续走出了糟糕的行情。目前,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,其价格较2017年底创下的最高记录,仍然相差甚远。

面对从2017年开始疲软的虚拟货币,我在一些论坛上看到,投资者开始认为,这种资产可以抄底,理由就是“已经跌了那么多,难道不是个机会吗?”但是,尽管低价格是投资盈利的要诀之一,它却是有前提的:价格低的东西必须是优秀的资产。

对于虚拟货币来说,其本身根本不是资产:既没有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实体资产,也没有像法币那样的国家信用背书(如果有国家法币式的、主权信用背书的虚拟货币,则不在这里讨论之列:那只不过是一种电子化的法币,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“虚拟货币”),也没有像黄金那样有限量的供给。

对于这种类似于空中楼阁的资产来说,在没有资产基础的支撑上,谈论任何价格或者估值,都是很难找到意义的。因此,尽管虚拟货币已经较历史最高点有所下跌,但是对审慎的价值投资者来说,仍然不应该把它看作应当考虑的投资标的。

 

债券市场:食之乏味,但是弃之又很可惜

2019年,债券市场出现了小幅的上涨,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.22%下降到3.14%。从历史水平来看,这个收益率的位置并不算太高,只有2008年、2016年等几个时间的收益率显著低于这个水平。

但是另一方面,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在缓慢下降,基准利率不断下行,货币政策不断趋于宽松,而通货膨胀除了猪肉价格造成的结构性影响以外,也没有大幅上行的趋势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债券收益率走低,似乎又有其支撑。因此,从整体债券市场的投资回报来看,这可以说是一个鸡肋型的市场:食之乏味,但是弃之又很可惜。

 

中国经济仍有巨大发展潜力

尽管最近几年,中国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,但是目前6%左右的GDP增速,仍然是全球最高水平之一。而且,需要意识到的是,6%左右的GDP,是在贸易战、金融主动去杠杆、房地产市场主动降温的三重压力下取得的。这也就意味着,一旦形势好转,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速再次上扬,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

此外,从发展潜力来看,我们应当看到,中国经济的潜力仍然巨大。目前,中国人均GDP尚且不到1万美元,而国际发达经济体则多在56万美元区间。而从许多细分行业来看,中国的行业发展水平也离成熟经济体相差甚远。

举例来说,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170辆左右,成熟经济体一般在500600辆;中国驾驶员人数的年增速仍然维持在7%附近,而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,驾驶员的增长速度就只有3%4%之间;中国的人均保费仅有成熟经济体的十几分之一,而再保险的分保率仅有其1/3左右;中国人在2019年饲养了大概1亿只宠物猫和宠物狗,而美国尽管人口只有中国的1/4左右,但猫和狗则有差不多1.8亿只;英国有大约500个机场,法国也是500个左右,而人口多了大概20倍、土地面积是前者几十倍的中国,机场总量差不多也是这个数(最近几年在加紧建设);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动辄管理数万亿美元,而中国最大的一些基金公司,目前只管理了几千亿人民币。如此种种,只要投资者细心做比对,就会发现中国的发展潜力,仍然不可限量。

 

居民财富焦点可能向股票市场转移

当前内地股票市场最大的一个逻辑,就是居民的财富焦点可能向股票市场转移。

首先,从内地居民可以投资的品类来看,股票市场是机会最大的一个。房地产市场经过多年的大涨,目前一线特大型城市的房租回报率普遍已经在1%2%之间,房地产的价格已经太贵。而且,从国家政策来看,“房住不炒”也很难让房地产成为下一种大涨的资产。

同时,以P2P行业为首的金融行业兑付危机,也导致投资者对动辄15%以上的固定回报,慢慢失去了信心。在五六年以前,许多投资者认为“为什么我要投资风险资产,某P2P平台给的15%的固定收益很好啊。”但是,现在大部分居民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产品,往往抱有极其怀疑的心态。

这种怀疑的心态,甚至波及到了一大批正规运营的小型金融机构身上。我有一位做私募基金的朋友、陆宝投资的刘红女士,尽管管理规模达到10亿、并且一直合规经营,业绩也颇为稳健,但在给私募公司寻找新的办公场所时,甚至连续遭到上海各个写字楼婉拒:做投资的小公司啊,我们不租房子的,不然到时候上门闹事太厉害。刘总后来愤然写了一篇文章,叫《丧之旅:私募老总寻房记》,写的非常有意思,大家不妨找来一看。

此外,海外资产对内地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来说,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。一方面,仍然存在的部分资本项目投资管制,使得资金出海不那么容易。另一方面,海外市场投资在过去多年中,并没有给投资者赚到多少钱、带来多少财富效应,因此也不容易吸引投资者大量配置。

因此,在居民投资并没有太多的方向、尤其当房地产市场从狂热到理性的时候,居民的配置重点,很可能会向股票市场持续转移。这个从“房地产和其它资产到股票”的投资逻辑,可能是当前、甚至未来几年股票市场最大的逻辑,是投资者所必须重视的。

 

(未完待续)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嘉禾

陈嘉禾

91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。2005年本科以一等荣誉毕业于赫尔大学经济系,2006年硕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,同年加入平安资产管理公司,2008年加入信达证券,曾任首席策略分析师、研发中心执行总监、管理委员会委员,分管策略、固定收益、国际市场、金融、地产研究。同时,自2010年起兼任CGTN(原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)财经评论员、证券时报专栏作者、证券市场周刊、中国证券报特邀作者,并常年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,包括上海证券报、第一财经、CNBC、彭博社、路透社、美联社、法新社、亚洲新闻台等,研究观点亦多次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具名引用。著有《投资的奥妙》、《投资精要》,均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