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对于看人来说,什么品质最值得我们留意?是有钱,还是知识渊博?是能干,还是有趣不乏味?是有社会地位,还是有教养?是认真细致,还是沉稳踏实?错了,这些都不是。对于看人来说,需要寻找的最重要的品质,是仁,是有一颗仁心。

在汉代司马光编纂的《资治通鉴》里,有一篇文章,我建议大家都拿来读一读。看不懂文言文的不要紧,可以看翻译的白话文。这篇文章很好找,就在《资治通鉴》这部大部头书的最开始,是《资治通鉴》所记载的第一个历史故事。它记录了春秋时期,晋国四卿中势力最强的智家,因为主君缺少了一颗“仁心”,从全盛走向灭亡的故事。

春秋末年,天下诸侯最强者,北方为晋,南方为楚。晋国公室衰弱,国家大权逐渐落到四大家族手上:智、赵、魏、韩。四家之中,以智家势力最大。

智家的主君智宣子,想要立智伯做自己的继承人。他的亲戚智果对他说,你不能立智伯做继承人,要立你不如立智宵。智伯这个人啊,有五种好处:长得特别帅,特别能打仗,超级有才华,写文章做演讲特别好,性格又很坚强勇敢。

有这么多好处,现代人听起来,简直是个超级英雄的形象啊,那为什么不能立智伯做继承人呢?智果说就因为一条,智伯这人“甚不仁”。

不仁的人,不会爱别人,别人自然也不会爱他。更何况,智伯方方面面都好,能力太强了。能力这么强,又不爱别人,必然用自己的能力,压迫身边的人、压迫邻国,那还有谁容得下他呢?所以智果对智宣子说,“夫以其五贤陵人,而以不仁行之,其谁能待之?若果立瑶(智伯的另一个名字)也,智宗必灭。” 匹夫不仁,只害一人一家。主君不仁,可以害一国。

结果,智宣子不听,智果有智慧而无用,眼睁睁看到智家的灭亡而无可奈何,就把自己管辖的家人,都把姓氏从“智”换成“辅”,从此自己也改名叫辅果。在中国古代的家族连坐制下(比如后世的株连九族),改变一家人的姓可不是意气用事,而是有意义深远的作用。这意味改姓的人和智家再无关系,一旦智家灭族,已经改姓辅的智家人,可以平安无事。

智宣子于是固执己见,立智伯为继承人。若干年后,智伯继位,主政智家。在智伯这位又帅、又能打、又有才华、又有口才、又坚强勇敢、但是“甚不仁”的人的领导下,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晋国中最强大的智家,就此走向了灭亡之路。

智伯执政以后,就开始凭借智家强大的势力,频繁欺负弱小一些的赵、魏、韩三家。智伯先欺负韩家,“无故索地”,没事儿找茬要块国土,韩家忍了,打算以此培养智伯骄傲的气焰,放任他的贪心,让他得逞以后继续欺负更多的人,然后可以集合更多的反抗力量。

智伯又跑去欺负魏家,魏家和韩家一样坏,给了智伯地:“无故索地,诸大夫必惧;吾与之地,智伯必骄。彼骄而轻敌,此惧而相亲。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,智氏之命必不长矣。”智家如此蛮横,大家一定都怕,而我屈服智家,智伯一定骄傲自满。骄傲自满的人会轻敌,害怕的人会互相团结,以互相团结的军队,对抗骄傲轻敌的敌人,智家的命不长了。

从权谋斗争的角度来说,这真是第一等的权谋。

智伯连胜两次,特别开心,打算把三家欺负个遍,就又跑去欺负赵家。结果,赵家主君赵襄子奋起抵抗。战争爆发之后,之前满肚子坏水的韩、魏两家,表面帮助智伯,在最关键的时候突然反水。公元前453年,赵、魏、韩三家共灭智家,“大败智伯之众,遂杀智伯,尽灭智氏之族。”

智家被灭族之后,史载“唯辅果在”,智家唯一留下的血脉,只剩下之前看出智伯不能胜任主君之位、给了建议却不被采纳、改名为辅果的智果。由于他已经正式不是智家的人,所以智家的灭族,并没有株连到他。

而赵、魏、韩三家,在此战之中灭掉了晋国第一大家,自己的实力大增,“三家分智氏之田”。赵襄子杀光了智氏全家仍不解气,为了泄愤,“漆智伯之头,以为饮器。”赵、魏、韩三家由此正式架空晋国公室,史称“三家分晋”。中国的历史,随后走入了二百多年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:“万乘之国七,千乘之国五,敌侔争权,盖为战国。”

在春秋时代那么多历史中,《资治通鉴》独独挑了智伯这一篇文章,作为全书的开篇。而这开篇文章,独独挑出智果看出智伯的不仁作为第一节。我以为,司马光这么写,正是要告诫后人,人的第一品质,不是任何其它的东西,而是仁。

不仁之人,哪怕其它素质和条件再优秀,都不能称得上是第一等的人才,不能交付给第一等重要的任务,不能作为第一等重要的依靠。

在生活中我们能遇到有些人,他们有各种优秀的品质,让你感觉他们几乎是完美的。他们有能力,性格坚毅,才华横溢又不失风趣,他们外表帅气、美貌,打扮的恰如其分,生活品味优雅,社会地位高,他们交往的人非富即贵,他们自己学富五车,但是他们的内心,不是一颗仁心。

对于这种人来说,他们的能力,恰恰成为他们对别人造成伤害的能力,而不是值得看重的益处。我们可以在对其它品质的要求上打折扣,但是唯独“仁心”的品质,绝对打不得折扣。

对于一个不仁的人,当他和别人深入交往、密切合作的时候,他不会把别人真正放在心上。这种人的内心认为,自己永远是唯一重要的。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,他们可以抛弃任何东西,伤害任何人,正所谓“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”。他们拿到的,就是那个“锱铢”,而与他们合作的人,就是“泥沙”。

一旦没有了仁心,那么一个人就很难成为依靠。在危难的时候,你不但不能指望他帮你,你还得提防他落井下石。而人和人之间的交往,如果不能在患难的时候互相帮助,又有多少意义?中国有句老话,“有酒有肉皆兄弟,患难何曾见一人?”世态本就炎凉,我们又何必在这炎凉上多下功夫?

说白了,人类这种大猴子,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,靠的就是人性,靠的就是互相团结、互相帮助,在仁心的作用下,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,把别人的感受当成自己的感受,把别人当成自己。把“仁”字拆开,就是二人,二人之间的互相照顾就是仁。靠着这种互相信任与帮助,人类结束了单打独斗,形成一个极其强有力的整体,从而在这个星球上,战胜了其它所有物种。

在历史上,几乎所有大动乱的时代,其终结者,往往都是最顺应人心、让最多人得到均等的利益、最受到人们拥护的。他们让天下人感到了“仁心”,天下人就支持他们的政权披荆斩棘,夺取了最终的胜利。

汉末天下大乱,曹操一不是名门望族,二没有军队拥护,三没有宗教号召力,靠的是什么建立了魏政权?靠的就是给最多的人利益的“屯田制”。曹操的屯田制,把田地平均分配给个人,让个人留下一部分自己的产出,实现了耕者有其田,人人皆有自己的利益。

结果,当兵精粮足的袁绍进犯曹操时,曹军的战斗意志远远高出了袁军,“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,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。”(语出《三国志·董二袁刘传》)官渡苦战,曹操终于在他那些器械不精、铠甲不全的士兵的绝对拥护下获胜。(注一)袁氏从此败亡,曹氏从此成为中原的霸主。

纣有臣亿万人,亦有亿万之心。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。

那么,如何看一个人是否有仁心呢?这牵涉到另一个大话题:究竟如何看人。其中方法很多,需要我们慢慢学习、慢慢感受,这容我以后慢慢讨论。不过,其中有两种方法,在历史上反复被聪明人使用,是我们可以拿来参考的。

首先,我们可以看一个人,对周围亲近的人的态度。

当一个人对你好的时候,这个人不一定是真的好人。最典型的例子有男生追女生的时候献殷勤,那不是仁心,那是荷尔蒙。下级拍上级马屁的时候表现的特别好,那也不是仁心,是欲望。我们要看的,是这人对自己身边亲近的人,对过去有过交往的人,对他在道义上需要付出利益的人,是否一直表现出仁心。

春秋齐相管仲死前,对齐桓公姜小白说,易牙、竖刁、公子开方这三个人不能用。他们三个人对你特别好,但是为了对你好,连自己的儿子、自己的父母亲戚、自己的身体都可以不要。这种人完全没有仁心,用之必败。齐桓公不听,结果管仲死后,齐国由此三人开始大乱,齐桓公被人围困饥渴而死,“身死三月不收,虫出于户。”(语出《韩非子·十过》。)

然后,我们还可以看一个人,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、和他不相干的人、甚至是流浪的小动物,是一种什么态度?如果他的态度是无所谓、漠不关心、甚至用这些弱势群体来取乐、发泄,那么基本可以肯定,将来你沦落到弱势的时候,这人对你也会不怎么样:毕竟天有不测风云,谁又能保证自己每天都筋骨强壮、顺风顺水呢?

据《吕氏春秋·孟冬纪》所载,商朝开国君主成汤,在野外看到别人四面设网抓鸟,同情无路可逃的鸟,让人只留一面网、开三面生路给鸟雀。诸侯国听说以后,感叹“汤之德及禽兽矣”。因此而投奔成汤的,有四十国。

周朝开国君主周文王修水池的时候,挖出来无主的尸骨。工人说这骨头不知道是谁的,扔了好了。周文王说,君王就是天下的主人,这尸骨怎么能说没有主人呢?我就是这骨头的主人。“有天下者,天下之主也。有一国者,一国之主也。今我非其主耶?”命人按礼节将这些尸骨下葬。

天下诸侯听说以后,纷纷感叹道:“文王贤矣!泽及髊骨,又况於人乎?”周文王对尸骨都这么好,何况对人呢?文王死后,周武王在孟津(今河南孟津县)大会诸侯,前来支持周的诸侯有八百之多,是为“孟津之会”。数年以后,周朝灭商,开八百年天下。

在没有现代社会体系的夏朝、商朝,人们在生活中不能签合同,不能得到法律保护,不能找媒体爆料,不能有困难找警察,不能上法院起诉。他们做事情时,几乎唯一的依靠,就是对人的判断和下注。可以说,那些没有法制和社会制度帮助的古代人,看人的水平,比现代人强上许多倍。而各个诸侯国的君王,天天面对各种人事,更是看人的高手。

那么,这些诸侯王为什么会仅仅因为成汤对鸟开恩、文王埋葬枯骨,就不约而同得支持他们呢?这正是因为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、对弱者的仁心,让诸侯王们相信,他们是仁人。

所以,尽管在看人的时候,我们需要分析诸多品质、许多能力,但“仁心”绝对是最重要的。没有仁心的人,哪怕能力再强,也不能委以重托。千百年来,那些把“仁心”放在第一位的观人者们,往往能找到值得托付大事的人才。而那些被其它品质和能力所迷惑、忘记考察仁与不仁的品质的人们,常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。

 

注一:曹操《军策令》记载:“本初有铠万领,吾大铠只二十。本初有马铠三百,吾只十具。”意思是:袁绍有全身铠甲上万副、马匹铠甲三百副,曹操自己分别只有二十副、十副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嘉禾

陈嘉禾

91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。2005年本科以一等荣誉毕业于赫尔大学经济系,2006年硕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,同年加入平安资产管理公司,2008年加入信达证券,曾任首席策略分析师、研发中心执行总监、管理委员会委员,分管策略、固定收益、国际市场、金融、地产研究。同时,自2010年起兼任CGTN(原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)财经评论员、证券时报专栏作者、证券市场周刊、中国证券报特邀作者,并常年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,包括上海证券报、第一财经、CNBC、彭博社、路透社、美联社、法新社、亚洲新闻台等,研究观点亦多次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具名引用。著有《投资的奥妙》、《投资精要》,均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
文章